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基教事工人才的培育 - 劉秀嫻


(劉秀嫻博士。美國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宗教教育碩士、惠斯敏特神學院宗教學碩士(聖經研究),卡利蒙特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在北美華人教會全職擔任基教教育牧者卅年,今年五月從美國聖地牙哥主恩堂靈命培育傳道退休。曾任新加坡神學院及北美數間華人神學院客座講師,現任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及中華福音神學院加拿大學區客座講師。近著有查經書《基督的先姆》(2012)。)

引言:記得當我上第一門基教教育時,教授說了一句話,使我畢生難忘,他說:作為基教牧者,你一上任就要培訓人取代你!”work yourself out of a job從此,培育人才就成了我在事奉工場上的任務!今天所探討『基教事工人才的培育』這個課題,免不了受個人培育體會及自己培育人才的經驗所影響。所以讓我先按個人在受訓過程中所體會的兩個需要整合(integrate)的課題,評鑑現今神學院基教人才培育的系統與方式;然後根據自己嘗試整合這兩個課題與培育人才的經驗,提出一些培育基教事工人才的建議。

壹、    第一個需要整合的課題:《聖經》與教學 1981-2001

一、    個人的培育與體會:

在我蒙召全職事奉的第一間教會,總是缺乏各年齡層的主日學老師、沒有師訓、參與成年主日學的人數少、連校長也每一兩年換一個,我就自告奮勇當起校長來。不久也開始在Southwestern Baptist『西南浸信神學院』攻讀基教教育,於1983年獲得MRE宗教教育碩士學位。畢業後回到自己的母會事奉,擔任師訓主任及職青(大專畢業之單身同學)主日學主任並兼任團契導師。這個教會的基教教育比較健全:從幼年到老年的主日學老師都必須經過兩年師訓 第一年修讀舊約、新約概覽及系統神學;第二年培訓掌握與寫作經文大綱,又按所準備教導的年齡層研習學生的身心靈發展,及活用合適的教學法等。

在這個教會服事的六年裡,神給我兩個對教學非常震撼的發現:第一個源自一位資深老師的感嘆:我對著這群學生十年了,有些人的生命一點都沒改變!他這番感嘆激發了我積極尋找改變生命師訓教材的熱情,結果找到LeRoy Ford所著的Design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 此書著重於教學知識、了解、態度及行動的教學原理,尤其是感化態度的原理。原來感化態度是改變生命教學的重要秘訣之一。所以我應用這些原理編制了教導《聖經》過程的部分師訓教材;後來又考慮到若是教學過程好但是聖經內容弱,豈不是無濟於事?另一個發現是在找不到合用的中文成人主日學教材而需要帶領同工編制教材時,發現自己的《聖經》及神學基礎不足!這兩個發現給我帶來一個深深的體會:教會既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培訓《聖經》教師及編制《聖經》教材是基教牧者無可推諉的職責,一旦缺乏《聖經》/神學基礎就不能勝任!

二、    現今培育的系統與方式:根據網路上各神學院提供的資料

以上的體會讓我感到整合《聖經》/神學與基教教育兩個學系的重要性;然而,一般北美西方神學院的《聖經》/神學部門與基教教育部門獨立分割,因而缺乏提供整合《聖經》/神學及基教教育的課程。比如,沒有從釋經到教學一氣呵成的教學過程。另一個缺乏整合的原因是基教牧者缺乏平衡的裝備:神學院培育基教牧者提供兩個主要學位:一個是主修基教的道學碩士(M.Div., CE emphasis)學位,如加拿大的Tydale『天道神學院』;另一個是主修基教教育的碩士學位(MACE),如美國的『西南浸神學院』及Dallas『達拉斯神學院』。道學碩士所必修的《聖經》/神學課程比較多、基教課程比較少,如『天道神學院』必修33個學分《聖經》/神學課程,而只要求修18個學分的基教及靈命培育課程;基教教育碩士則剛剛相反:『西南浸信神學院』只要求21個學分的《聖經》/神學課程,但必修37個學分的基教教育及靈命培育課程。例外的是『達拉斯神學院』的基教教育碩士學位,必修40個學分《聖經》/神學課程,但必修的基教教育課程只有25個學分。如此缺乏平衡的裝備,神學生就不容易被訓練出整合的功夫來。

北美的華人神學院至今還沒有基教教育碩士學位,最普遍的道學碩士一般只必修3-9個學分的基教教育或靈命塑造課程、《聖經》/神學研究碩士一般只必修4-5個學分;『加拿大華人神學院』的神學研究碩士要求必修12個學分;『北美華神』之《聖經》研究碩士科,主修基教教育者最多也不過修10個學分基教課程。因此,無論是西方神學院或華人神學院,都缺乏《聖經》/神學與基教教育的整合。由於華人神學院的教授主要受訓於西方神學院,所以他們很難提供整合兩學系的課程,因此當然不能期待其畢業生可以做得到!

《聖經》/神學與基教教育既缺乏整合,自然影響中文成人《聖經》教材的素質:由基教教育學者編寫的教材,雖能編制出活潑、吸引學生的教學課程,但是教材內容可能缺乏《聖經》與神學基礎;由《聖經》/神學學者所編制的教材,《聖經》內容雖比較豐富,但是教學過程卻呆板,不容易激發學員學習神話語的熱情;由講道經驗豐富的牧者所編寫的教材,雖能匯集比較實用的《聖經》材料,但因習慣性單向傳遞信息,儘管有豐富動人的例子,仍未必能編制出活潑、帶有互動性的、有效的《聖經》教材。

美國『正道神學院』及『基督工人神學院』各有一位基教教授及一位助理教授,但因神學院只提供兩三門基教教育或靈命塑造課程,導致他們都要兼顧神學院其他部門的事工或教學。縱使有能力,也很難有餘力編制整合的課程。其他北美華人神學院更缺基教師資,經常需要邀請牧會中的基教牧者擔當客座講師,教授基教教育課程。

三、    人才培育的經驗與建議

人才培育的經驗

既然深深體會整合《聖經》/神學與基教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當我再有機會進神學院深造時,就選擇主修《聖經》研究學系,並在1991年從加州的Westminster『威斯敏特神學院』取得了MAR碩士學位。這次進修不但奠定我的《聖經》及神學基礎,更讓我發現“文體釋經”的途徑有助於發掘個別文體經文的主題。這一發現引起我莫大的興趣!畢業後我繼續自修研究19911995年分別在南北加州兩間華人教會提供“文體釋經與教學原理”的師資培訓,並編制《救恩概覽》(《聖經》神學)及《作神的僕人》(馬可福音)等《聖經》教材。19962001年我隨夫職場轉換而搬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神學院』當客座講師時,我進一步研究及編制了一門按“文體釋經”的途徑掌握各類經文的主題,又按LeRoy Ford的“教學原理”,設計教學活動的基教教育課程;培育碩士班神學生教導《聖經》及編寫《聖經》教材。沒想到這門課給自己及學生提供了一個整合《聖經》/神學,“文體釋經”及基教教育的課程。

為確定這個我自修整合兩學系而編制之“師資培訓課程”的可靠性,從新加坡回美定居之前,我前往『卡利蒙特神學院』,在一位舊約文體專家教授,及另一位基教教授指導下,我對“文體釋經”與基教教育 (教學原理、教學法及認識北美華人)做了進一步的整合,進而完成了畢業論文作業。我在2001年取得了D.Min. 教牧博士學位。

此後,20012014年,我回到了去新加坡之前曾經服事過的兩間教會,擔任基教牧者;並以培訓《聖經》教師及編制《聖經》教材為自己首要的職責。我一邊編制及教導整合《聖經》與教學的師訓課程,一邊帶領老師同工編制與教導各類文體的成人主日學課程。我們先後編寫了《教會事奉與管理》(書信文體教牧書信),《天國理念與道德觀》(福音文體馬太),《誰掌管明天》(舊約敘事文路得記及以斯帖記),《生命的意義》(傳道書,詩篇及福音書),《A18福音策略》(使徒行傳),《回應變幻的智慧》(智慧文體箴言、約伯記及傳道書),《向掌權主負責的人生》(先知文體賽)等教材。

2005年開始,我也在數間北美華人神學院如『基督工人神學院』、『正道神學院』、『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及『加拿大中華福音神學院』當客座講師,教授碩士班或延伸制課程;曾提供過【基教教育導論】,【成人教育】,【師資訓練】,【《聖經》婦女觀】及【門徒生命塑造】等課程。近十年來,我最經常重複教導的兩門整合《聖經》/神學與基教教育的課程是【教學原理與實踐】 (附錄一) 及【《聖經》教材編制】 (附錄二)。目標是培育神學生及教會基教領袖

過去八年,我在一間植有四個分堂的教會事奉。提供了為期十三個月52個小時之師訓課程(附錄三),培育了42位男及40位女《聖經》教師,並且在最後一年還培育了兩位培訓教師,與自己一同教導師訓班。師訓課程的內容包括以下四大項:

靈命塑造:將一次靈命靜修會及兩項屬靈品格操練穿插在培訓課程中,以促進學員與神相交及對自己心態言行配合《聖經》真理反省與實踐

文體釋經:幫助學員掌握研讀《聖經》六大類文體的特徵及釋經途徑,至終目標是他們能掌握各類文體經段之主題與重點,並根據這些重點寫作經文主題大綱。

門徒教育:探討信徒教育之《聖經》基礎;有效的教學原理並按其設計與寫作教案;教學法如講授、討論及個案研究;及與北美華人在家庭、在社會及職場息息相關的課題,並根據《聖經》之信徒教育目標,引導他們將真理落實在生活上。

教學實習:培訓期間每位學員必須在班上實習教學一節課程,並在培訓結束後的兩個學期之內,分別在兩位資深《聖經》教師指導下,實習教導成年主日學《聖經》課程,並接受指導老師之評估。

人才培育的建議

現在提供主修基教教育博士學位者,有美國『西南浸會神學院』及『達拉斯神學院』的D.Ed.Min. 基教教育博士學位;美國Talbot『塔爾伯特神學院』的Ed.D. 基教教育博士學位及Ph.D. 基教教育哲學博士學位,以及『卡利蒙特神學院』主修基教教育的實踐神學Ph.D.哲學博士學位等。相信這是培育華人基教師資、探討整合《聖經》/神學及基教教育,及編制《聖經》教材很好的資源。有志當基教教授者,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可按自己的學歷專長及事奉經歷,多做整合的功夫,以備畢業後在華人神學院施教時,可以提供整合《聖經》與教學的課程,並編制教導《聖經》的課程,裝備神學生在職場可以培訓《聖經》教師及編制基本《聖經》教材。若有恩賜及負擔者,更可以編制成人《聖經》教材以貢獻華人教會。

由於華人神學院在短期內不可能提供基教教育碩士學位,有志裝備自己當基教牧者的神學生,若在西方神學院攻讀主修基教的道碩士學位者,必須多修基教教育課程;或在攻讀基教教育碩士學位者,必須多修《聖經》/神學課程;若能攻讀《聖經》/神學與基教教育雙重學位則更佳。有了平衡兩方面的裝備,就可以有效地在職場上作一些基本整合《聖經》/神學與基教教育的功夫,使自己在教導《聖經》及編制《聖經》教材方面能夠精益求精,同時也能夠培育其他有潛能當《聖經》教師的信徒。

貳、    第二個需要整合的課題:基教事工與靈命塑造 2001-2014

一、    個人的培育與體會:

由於2006聖地牙哥主恩堂呼召擔任教牧同工時給我的職稱是“信徒靈命塑造傳道”Pastor of Christian Formation;為配合這事奉的職稱,我就找機會進修靈命塑造的課程。結果20092010年,我獲得了CFDMChristian Formation and Direction Ministry)的【靈命塑造】及【屬靈導引】證書,並於2012年獲得Renovare Institute的【屬靈塑造】證書。如此經過四年的學習,讓我深深體會到另一個需要整合的課題,就是“基教事工”與“靈命塑造”。因為二者息息相關、不可分割:信徒透過靈命塑造長成基督,這是整個教會的使命;是一個透過全部基教教育事工靠主恩共同努力,而非單方面的培育就可以達成的目標!換句話說,所有基教教育事工必須發揮其靈命塑造的功能,而靈命的塑造必須透過各項基教教育事工才能有整全的發展。但是,究竟二者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樣的呢?

我自2001年得教牧博士學位至2014年在兩間教會牧會期間,不斷自修研究教會基教事工之目標、塑造靈命之媒介及策略的《聖經》基礎(附錄四),所得到的結論是,所有基教教育事工、亦即靈命塑造事工,都當有同一個目標,就是使信徒心意更新而變化,長成耶穌的模樣,作主的門徒,拓展基督的國度。塑造靈命的媒介包括聖靈 塑造靈命的陶匠;《聖經》塑造靈命的課本;團體 塑造靈命的環境;守望者 塑造靈命的榜樣;挑戰者(苦難)塑造靈命的處境;及門徒自己 塑造靈命的本體。塑造靈命的策略是透過教會所有的事工,如集體及個人敬拜(聖靈)、《聖經》教學與查經(聖經)、團契生活與事奉(團體)、門訓守望小組(守望者與挑戰者)及屬靈操練(門徒自己)!

此外,我又發覺現今華人教會培育信徒,似乎忽略了上述媒介其中三個重要的媒介。頭兩個相關的媒介是守望者及挑戰者,而相對忽略的事工策略就是門訓守望小組 透過彼此激勵,尤其遭遇人生苦難或挫折時彼此扶持,使信徒能經歷靈命突破而成長。另一項忽略的媒介,就是門徒向自己的靈命負責任,其策略就是屬靈操練。根據屬靈導師傅士德Richard Foster的洞見,枝子若常連接在葡萄樹上,就自然會結出果子來(約十五5),即活出基督的生命。然而,如何連接在葡萄樹上呢?他強調靠主的恩典及聖靈的大能,盡心竭力操練讀經、禱告、靜修、獨處、順服、禁食、默想、服事等;久而久之,如Dallas Willard所說,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地、自如地、因愛主而遵行主的旨意;這就是主門徒的標誌!所以基教教育事工必須提供操練的機會與資源,幫助信徒向自己負責任。

二、    現今培育的系統與方式:根據網路上各神學院提供的資料

師資的培育:現代北美西方神學院漸漸著重靈命塑造。加拿大『天道神學院』及美國Fuller『福樂神學院』分別只提供主修“屬靈塑造”及“屬靈導引”的D.Min. 教牧博士學位,而沒有基教教育博士學位。『卡利蒙特神學院』則提供主修“靈命塑造”或“基教教育”的實踐神學Ph.D.哲學博士學位。其實『福樂神學院』早1984年就已開拓主修“基督徒塑造與門訓”(Christian Formation & Discipleship的道學碩士學位,可見他們對靈命塑造的重視。只是近年來,據一位校友報導,隨著四位開拓此學系的教授先後退休,其道學碩士已取消了這主修學系!然而,因他們仍提供“屬靈導引”的D.Min. 教牧博士學位,不知是為了積極培育師資以加強靈命塑造的探討,還是試圖以其取代傳統基教教育的取向?!由於北美華人神學院的師資絕大部分出自西方神學院,隨著這個培育焦點的轉變,可以預料靈命塑造的師資將會越來越多,而基教教育的師資會越來越少!

牧者的培育:北美西方神學院為培育基教牧者所提供的典型課程包括:【基教教育導論】、【基教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婚姻與家庭】、【教學過程與教學法】、【門訓事工】、【查經方法】、【各年齡層基教事工】,【教會領導學】等。所以一般基教牧者在教會職場上都擅長於設計、推動及帶領各項基教教育事工,但若缺乏基教教育及靈命塑造的整合,在忙於領導事工中就很容易忽略內在靈命的培育!加上這些教育課題都是分門別類,各有其獨特的學習目標。神學生修了所有的課程未必領會這些課程都必須有其靈命塑造的功能,及達到使人作主門徒以建立神的國度為其終極的目標。

隨著西方神學院的基教教育部門漸漸重視靈命塑造,華人神學院也有同樣的趨向。但因缺乏師資,無論是道學碩士或基教教育碩士都只提供兩三項入門課程,而一般強調靈命塑造的教導,往往忽略將它與基教教育事工連上關係;甚至給人一個兩者對立的錯覺,即基教教育事工注重外在宗教活動、靈命塑造才是關注內在生命的成長!如果沒有一個整合二者健全的架構去衡量他們之間的關係,這錯覺就會延續下去,連神學生也會被誤導了!

一般華人教會的講道與教導普遍使用單向的講授法,間接培育信徒習慣性坐著聽,不必深入反思與檢討自己的心態與行為。如此神的話就很難紮根在人心中,無法達到心意更新而變化,長成基督耶穌的模樣!所以整合靈命塑造與基教教育是今日華人神學院培育基教牧者必須關注的課題。

三、    人才培育的經驗與建議

人才培育的經驗

我在經過四年靈命塑造的學習,及自修研究教會基教教育事工之目標、塑造靈命之媒介及策略的《聖經》基礎後,就發現二者之間的關係,及靈命塑造在每項基教事工所扮演的角色,並以這整合的靈命塑造策略架構(附錄四 2),去策劃培訓課程,及引導教會領袖發揮其事工之靈命塑造功能,又將靈命塑造的操練加插在各項基教教育事工中,以幫助門徒向自己負責任

這個整合的靈命塑造策略,就成為自己帶領基教事工及編制培訓教材的指引。例如主日學事工的焦點是教導神的話語,使信徒在真道上成長,即必須有其靈命塑造的功能:不單有頭腦的知識,也要有內心態度及外在行動的改變!其中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應用LeRoy Ford的“態度及行動”的原理;若要裝備《聖經》教師,就必須有應用教學原理的培訓。又例如團契事工的焦點是透過團契生活這個塑造門徒靈命的環境中,使門徒在彼此相愛、彼此服事中成長;培訓課題就必須包括聆聽、關懷、恩賜的發現與發揮,及各項事奉的培訓,如小組組長、查經組長,婚姻守望者……等。

此外,也按這整合的靈命塑造策略架構,以成人主日學部門為例,帶領教會各部門領袖去思考及描述所負責的事工及其靈命塑造的目的、理念、成果與同工(附錄五)。過去一年,為帶領教會總動員培訓各部門的同工,我與教牧同工開拓了事奉學校,大部分課程由牧者們帶領,包括講道學、基本音樂概念、讚美團隊、活力小組、門訓的基礎、福音使者、成年及兒童部師訓等,又按主任牧師對全教會事工的理念,將各項事工放在一個與基督相連的架構裡 敬拜基督、連於基督、長成基督、服事基督及拓展基督,讓領袖知道所帶領的部門在全教會事工所參與的角色與屬靈使命。(見彩色主恩堂事奉學校附錄)

另一方面,為了整合基教教育及靈命塑造,我也將屬靈操練加插在基教事工當中。例如:每節洗禮班課程有一項屬靈操練,如每日靈修記錄、人際關係檢討、財務管家檢討等;師訓班有品格操練;主日學提供禱告操練班,暑期且提供門訓守望小組及靈修小組,讓弟兄姐妹有機會嘗試彼此守望扶持、一同成長的滋味;結果在暑期後有些小組繼續在主日學時間以外自動成立了守望小組;每年一次舉辦整天的成人主日學教師靈命靜修會,開放給各堂會領袖們參加,發覺效果非常好。因為在一個習慣性非常忙碌的福音派教會,能撥出一整天來親近神、聆聽祂的聲音,實在好像一股清新的氣流!

此外,數位教牧同工也嘗試帶領門訓守望小組及領袖守望小組;我個人除了每月一次接受屬靈導引,也提供屬靈導引服務四位姐妹領袖,就發覺這些守望小組及屬靈導引的事工,幫助參與者澄清了不少內心的矛盾、靈命的掙扎,使人靠聖靈恩慈的引導,從裡至外得自由釋放。

人才培育的建議

師資的培育:加拿大『天道神學院』及美國Fuller『福樂神學院』已分別提供主修“屬靈塑造”及“屬靈導引”的D.Min. 教牧博士學位,『卡利蒙特神學院』也提供主修“靈命塑造”的實踐神學Ph.D.哲學博士學位。這些都是培育華人神學院的師資以加強探討靈命塑造的資源,盼望進修靈命塑造的學者,利用已經有傳統基教教育的資歷,去更進一步做整合的功夫。在進修期間,最好也找機會受訓作屬靈導師,以備日後培訓神學生成為屬靈導師。這是一個影響長遠的屬靈投資,讓神學生在事奉工場上服事教會領袖,使他們保持與神同行活潑的靈命,一同建立基督的身體。

牧者的培育:神學院可以透過基教入門課程 【基教教育導論】,操練神學生思考基教教育的理念:即所有基教教育事工之《聖經》基礎 目標與途徑,及其與靈命塑造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去整理出一個基教事工的整全觀念與使命感,以致日後在教會工場能帶領各部門領袖作同樣思考及發揮所負責事工之靈命塑造功能,也能將屬靈操練加插在基教事工裡。另一方面也需要提供一些基教事工培訓教材及靈命塑造教材的基本編制技巧,裝備他們日後有效地培訓會眾。最後,教授們也可以實際帶領神學生建立守望小組,讓他們體驗在容易建立信任的小組環境中真誠相交、彼此守望的重要性,使他們透過親身經歷,將來更有負擔及使命感在教會中提倡及發展守望小組事工!

總結:建構靈命塑造的《聖經》/神學基礎

華人教會向來著重《聖經》基礎,而靈命塑造似乎比較著重屬靈經歷,因此不少華人教會對靈命塑造仍抱懷疑的態度。可能認為是天主教的產品、風行一時的玩意兒!所以華人神學院若要帶領教會重視靈命塑造,還須鼓勵有志投身靈命塑造的神學生進修博士學位時,下功夫建構好其《聖經》/神學的基礎。

經過卅年華人教會基教牧者及廿年華人神學院客座講師的事奉,我最近從牧會正式退休。深感欣慰的是我已經培訓了人才取代我”I have worked myself out of a job但作主的好管家,我還需在兩方面下功夫:一是將過去所研究及編制的《聖經》教師培訓教材及《聖經》教材出版,以培訓年輕一代的基教神學生及教會的《聖經》教師;另一是繼續探討靈命塑造的《聖經》/神學基礎。因此準備今年秋季再進『卡利蒙特神學院』進修靈命塑造,建其《聖經》/神學的基礎。盼望靈命塑造早日得到華人教會的信任,更刻意、更有效地提升眾聖徒的靈命、拓展神的國度,以完成教會使萬民做主門徒的大使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