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以家庭教育為主體的基督教教育 - 鄭偉樑



(鄭偉樑博士。美國塔爾伯特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碩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博士。現任Canadian Test Centre教育出版社的社長。他編寫的Canadian Achievement Test (CAT) 2008年完成第四版,加拿大許多學校正廣泛使用。參與成人主日學教導工作凡30年,近年經常應邀到東南亞及中國各地講學。)



以家庭教育為主體的基督教教育*


神盼望所有信徒「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7),當中「完全」的意思是擁有神所喜悅的敬虔品格;祂盼望每一個信徒「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b)。假如我們認同上述兩段經文是基督教教育的目標,那麼我們不得不承認,今日普世的華人教會(特別在北美的華人教會)所推行的基督教教育仍有許多地方亟需改善,值得我們關注、反省!本文試圖探討以「家庭教育」為主體的基督教教育模式,透過基督教教育家庭化,讓栽培信徒的事工更具效益,使信仰的根更早、更深地在信徒的生命裡牢牢地紮下,成為他們屬靈生命成長的基礎。

一、中國基督教牧養傳統的來源
基督教(新教)傳入中國迄今已有兩百年了,初期從外國來的宣教士要敲開中國的大門是十分困難的。馬禮遜來華時,清政府不容許洋人傳教,至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滿清政府被迫開放五口通商,他們仍然只能在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五個口岸城市與中國商人接觸。 此後宣教士即使偶爾有機會接觸普羅大眾,但當時文盲甚多,要在他們中間建立真正有根基的信仰,仍是障碍重重。
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列強、日本不斷欺凌中國,他們船堅炮利,清政府屢戰屢敗,國人終於看到自己的貧弱,開始注意西方學術,外國宣教士才有機會開辦學校。所以最初信主的國人以學生為主,查經班與團契因而形成了分齡牧養的特色。
神的恩典是浩大的,早期宣教士雖然歷盡艱辛,果效有限,仍忠心在中國這片硬土上拓荒、撒種和培植信徒(鄒永恒,華人教會基督教教育發展” 2014)。馬禮遜來華40年後只有寥寥可數的10個信徒,至1949年時中國已經有基督徒百萬之眾。 2010年官方發表的數字竟達到2,305萬,而真實數字可能比公佈數字還要高。據一項非官方的估計,中國基督徒數目2025年將會高達1.6億,2030年將達2.47億(楊鳳崗,亞洲周刊,2014817日; “Cracks in the Atheist Edifice,” The Economist, November 1, 2014),實在令人欣喜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文章跟進筆者於「華人基督教教育事工(北美)研討會議」中的發表,2014811-12日,加拿大華人神學院天道學院。



與此同時,中國教會也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牧養模式,就是藉著講台信息、查經班、主日學和團契這幾個平台,推行基督教教育。這些方式逐漸成為一種傳統,不斷地走向體制化、固定化;它們以往誠然曾經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造就了眾多忠心的信徒,但也蘊含著一些危機,以致我們今天可以看到不少信徒的兒女背棄他們父母的信仰,造成傳承的危機(Helen Lee, The Silent Exodus, August, 1996; James Penner, Hemorrhaging Faith, 2011)。 儘管上述估計指向信徒人數快速增長,可惜屬靈生命的深度未能同步發展,仿如種子被撒在土淺的石頭地上(太13:3-9)。
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幾十年,信徒數目增長迅速,牧養需求亟大,單靠主日崇拜的講台信息,加上一些主日學和團契活動,顯然是不夠的。教會如何栽培信徒?如何能讓信徒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是既艱巨同時又必須面對的課題。
面對信仰的傳承危機,我們如何可以扭轉局面,令這極其重要的任務,從頹勢改成欣欣向榮呢?以往基督教教育以事工(例如主日學、團契等)為主導,如果變為聚焦於家庭教育,會奏效嗎?

二、以家庭為主體的基督教教育是最自然也是最順理成章的
信徒的家庭本來就是一個小教會,教會所做的事,家庭也應該同樣做。家裡應該有敬拜、有彼此相交和分享,當然也應該有傳福音、教導和服事。當信徒的家庭成為信心的群體,發揮教會的效用,有確定的教導事工時,這種栽培方式將肯定是強而有力的!
由教會事工來推動基督教教育,往往覆蓋的範圍不夠廣闊。 即使熱切傳福音、發展迅速的教會舉辦主日學,也不可能吸引全部會眾參予,能够有三成出席主日崇拜人數報名上課就已經很不錯了。教會的其它事工一般也是如此,總是只有部分信徒參加;團契也有類似的現象。來參加的人當然可以得益,但不來的人就得不到益處,因此縱然講台信息很強,會眾單靠這一周幾十分鐘的餵養便足夠了嗎? 我想不然!
家庭教育不同之處是覆蓋寬,因為理論上每個人都有家,都有父母,人人都能被關顧,不會有遺漏。基督教家庭教育可以達到100%,小孩子從出生就開始享受基督教教育了。而且,家庭教育是無限制的,不只是一周兩個小時,而是每週七天,甚至日以繼夜,不會間斷!
信徒在教會所接受的講台信息或主日學教導,是以周為單位,每周見一面,所教導的以頭腦的知識為主,主日學教師往往只是傳遞知識的工具。教導者沒有機會與學生一同生活,主日學教師也不可能一一作家訪,所傳遞的真理能否在信徒生命中活出來,只能是信徒個人的事。話說過來,家裡的教育恰恰與教會的教導方式不同;它不單是頭腦的知識,也教導習慣、觀念、價值、眼光、心態、情緒、生活行為… ,直接應用於人的生命,貫徹生活的每個環節,讓信徒更平衡、更健康地成長。
「價值不是由口來傳遞的,是要如捕蝴蝶般抓來的。」 Values are caught, not taught.)是西方人說的話,很有道理。價值觀的傳遞,往往不在於耳提面命式的說教,而是受教者在自己的觀察認識中,自主形成並建立起來的。1
臨床心理學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對人有根深蒂固的影響,要改變一個人從早已形成的信念、價值觀和習慣絕不容易(Bowen, 1974, 1978);這事實也告訴我們,如果不儘量利用基督徒子女原生家庭的影響力,及早塑造子女該有的品格,我們豈不是太缺乏智慧、太遲鈍了嗎?

三、基督教家庭教育合乎聖經所啟示的模式,成效也最大
「摩西五經」記載了神定下以色列人的教育模式,就是以家庭為課堂的教養模式,好把耶和華神的旨意、誡命、典章律例,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申命記6:1-9說:「這是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教訓你們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們在所要過去得為業的地上遵行,好叫你和你子子孫孫一生敬畏耶和華你的神,謹守他的一切律例誡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長久。以色列阿,你要聽,要謹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與蜜之地得以享福,人數亟其增多,正如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應許你的。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神創造了人,並為人設立了婚姻家庭,祂最清楚人的本相,知道家庭與教育之間的緊密關係。神要求以色列人如此教導帶領他們的子孫,讓以色列人把教育建立在家庭的基礎上,這正是神的心意,也是神的智慧。
為什麽家庭教導有功效呢?因為它符合教育規律。當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習一般是透過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模仿imitation、重複repetition、聯想association、記憶memorization、分類classifying、排序sequencing和邏輯推理inference」。人最初是怎麽樣學習的?是不折不扣的「模仿」,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孩子上主日學,一周大概只有一小時,他實在沒有模仿主日學老師的機會! 家庭教育則不然,他可以模仿父母。「重複」就是把行為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把一個行為變成習慣,正是「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對人的成長而言,建立孩子生活習慣的人一定是家長,而不是教師。與「聯想,記憶,分類 」等其它學習類型相比,沒有比「模仿」和「重複」更重要,而這兩個都是典型的家庭教育方法。難怪原生家庭對人影響深遠,父母即使没有刻意教導,孩子自然也會從父母身上領悟到價值觀念了!
基督徒的生命成長跟他的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西方諺語說得好:「品格就是人所有生活習慣的總和。 Character is the sum total of a person’s habits.)靈修讀經、謝飯禱告、十一奉獻、凡事謝恩這些生活的操練,全都是習慣!人若是從小學會了這些功課,好品格已初步成形,他一生受益匪淺!
無論你樂意與否,父母就是孩子的教師,這是沒有爭論餘地的道理!單單對孩子說:「爸爸的壞品格你不要學」是沒用的。父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教師,是孩子天然的帶領人。因此,父母在信仰層面引導孩子責無旁貸、是理所當然的!基督教家庭教育,必須是培養子女成為合主心意的人之重要環節!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推動家庭教育有助教會增長。假如每一個信徒都忠於教養子女的職分,信仰傳承達到100%的話,那麽教會的增長就最低限度能夠與人口的增長同步。

四,基督教家庭教育建立幸福健康的家庭
我們生活在世,如果沒有幸福的家庭,人還能有什麽呢?如果擁有幸福的家庭,人還缺少甚麽?
以家庭為主體的基督教教育,有利於建立和諧、健康的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必定要有「共同的語言」(意思不單是那地方的語言,而是一家人彼此都關心的話題)。當每一個家庭成員同蒙主恩、心靈相通、互相代禱和彼此相愛時,這個家庭的溝通肯定不會停留在噓寒問暖、生活起居等表面的問候,而是深層次的,也是幸福、和諧和充滿喜樂的。
家庭是由有同一血緣、生活在一起的人所組成,他們之間關係密切,教導子女是神給予父母的責任(創18:19;箴22:6;弗6:4;提後1:53:15),那是責無旁貸的,一定不能完全由學校和教會代替。沒有父母幫助子女建立整全的價值觀、人生觀,他們有可能會變成雙面人,在家裡一套,在外面一套,這是非常危險的。
在北美洲的華人家庭,雖然老一代講中文、幼一代講英語是很普遍,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牧養關係,不應該因這種現象影響而有所改變。父母可能會想:「我們怎麽做他的教師?我們不配啊!」 但這想法是錯的。溝通總是令人內心歡喜的,哪有現代父母捨得輕易放棄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家庭的溝通更不能停留在吃什麽、到哪兒玩這些表面的事情上。通過聖經教導,父母子女建立更加深入、更加內在、更加立體的關係,彼此心靈相通,這才是和諧幸福的家庭!當一個只會講英語的移民家庭的孩子,聽到父母用糟糕的英語為他禱告時,能不感動嗎?
假若栽培信徒的責任從教會轉移到家長身上,這並不是說教會從此可以不聞不問;教會以往直接栽培孩子,今後將改變,扮演支援父母的角色。教會繼續用神的話語牧養父母,從而讓他們知道如何做父母,懂得如何牧養兒女,這是信徒最迫切的需要,教會怎麽可能在這一方面忽略牧養父母去完成這個重要的天職呢?如果大家認同這個論調,華人教會長期以事工為主導的情況則有改變的需要。
有兒女的信徒都知道教養子女的重任嗎?知道如何做個稱職的爸爸媽媽嗎?教導信徒當然是教會的責任,教會應該鼓勵、支持信徒去牧養下一代。可是,倚賴教會去教導自己的孩子,是錯誤、不切實際的期望!
教會對信徒的牧養必須從人的本位開始。如果忽略人的位份、處境等因素,牧養將是抽象的,猶如隔靴搔癢,不著邊際。從新約看保羅的教導,我們會發現他總是按信徒的處境對症下藥。以弗所書、提摩太前書和提摩太後書等書卷,都是先講真理,後談應用,在教導信徒明白自己的位份之後,便按信徒的本位:「你們作丈夫的」、「你們作妻子的」和「你們作兒女的」 ,在人所處的位置和生命的職份上進行具體教導。在父母與子女的互動中,各自領受聖經真理的應用、實踐和操練屬靈功課,經歷神的引領與塑造。家庭是神賦予信徒自身屬靈成長最自然的環境,當中包含了祂的美意和恩典。行文至此,我猛然察覺,今天我是何等樣人,跟我當了父親32年是完全分不開的;若果我在這個重要的位份上得不到教導,那將會是我個人成長中一個極大的缺口!

五、教會推動家庭教育的困難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這是主的心意。信徒全家人一同敬拜神,一起讚美、事奉祂,讓神的心意得到滿足,是主所喜悅的。從舊約到新約,我們看到神一直把以色列全家、教會視為一個整體,因此基督徒的家庭,應該是一個完整、有血緣親情關係的信仰群體,一同侍立在神的面前,同蒙主恩。
既然以家庭教育為主體的基督教教育有這樣多的益處,為何以前我們沒有選擇這個牧養信徒的方式呢?客觀地看,筆者認為存在以下六個原因:
第一,廣義地說,以前的信徒多在鄉間,文化程度普遍低,生活又十分艱苦,對聖經真理的領受不足,尚未能充分認識基督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看到這也是神對我們的期望。
第二,在華人教會的傳統中,基督教教育定位偏窄,只是著重傳遞知識,背十誡、信經、金句等,卻忽略了基督教教育的目標是全人的栽培,是「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彼後1:5b-7
第三,從中國教育傳統來說,中國人習慣將教育假手於人,有「易子而教」之說;以為教育應該是專業的人職責,覺得自己未曾接受專業訓練,不配教導兒女
第四,父母們錯誤地理解「聖俗之別」,認為建立孩子的屬靈生命是聖工,該由教會、牧師負責; 覺得一般有關日常生活的事情,才是在家長教養孩子的範疇之內。
第五,在華人群體中我們常聽到有人說:「把孩子送去教會,他不會學壞,對他有益!」這種說法容易誤導信徒和非信徒父母,覺得只要把孩子送到教會之後,教養子女好品格的事就已經水到渠成,父母也就可以放手不管了 。這種看法將基督教教育看得太過分簡單了!
第六,絕大部分北美華人教會選擇分語牧養,把教會分成粵語堂、國語堂和英語堂,信徒按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分堂,造成家庭成員分散在不同的聚會中,甚少一起崇拜和一起接受教導。除非父母緊貼子女屬靈成長,否則他們不容易知道子女正在面對甚麼困惑和試探,學習甚麼屬靈功課。如此,本來已經存在的言語障礙只會加深,家人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困難。

六、推動基督教家庭教育的策略 
第一,要裝備父母在家中作牧者,作子女人生的師傅
教會需要教導信徒:神對家庭的設計和心意,如何建立合神心意、基督化的家庭,怎樣在日常生活中教養和栽培子女。因為教導必須以身作則,教會必須同時重視家庭事工,強化信徒的婚姻和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這些教導越早越好:青少年需要明白聖經對覓偶和婚姻的教導;準備結婚、準備生產的弟兄姐妹需要接受婚前和產前的輔導(筆者正在計劃編寫產前輔導課程,教導準父母如何做一個合神心意的爸爸媽媽)。
當被問及對孩子將來有甚麼期望時,今日基督徒父母的答案大致與不信主的父母相同,同是希望孩子青出於藍勝於藍,希望孩子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社會成就、生活水準都比自己高。基督徒父母對兒女的靈性有期望嗎? 為什麼許多信徒都避免談及他們對孩子屬靈生命的期望呢?李道宏牧師曾說:「基督徒喜歡孩子愛主,但不要太愛主。他們太愛主,可能就忽略了學業和事業,甚至跑到非洲傳道了,太危險了。」
第二,教導子女是信徒最主要的事奉
教會應當教導信徒建立這樣的觀念:父母最主要的事奉是教導兒女,培育他們成為信仰堅定的門徒,而不是單單把子女帶到教會來,讓教會來培育他們。更不是希望孩子長大後名成利就,仕途亨通後才熱心愛主。提前3:5明確要求,在教會作監督的條件就是管好自己的兒女。沒有把孩子管好的人,不配作教會的領袖。 假如一個人不顧家裡的兒女,卻熱心跑到外地宣教,肯定不是神的心意!
第三,敬拜生活化,推動家庭敬拜
基督化的家庭需要推動家庭敬拜,而不是按照現在的情形,每主日慣例上教堂去朝見耶穌一次。
信徒家庭定時敬拜是遵照初期教會的榜樣(徒2:42-46),讓基督帶領整個家庭,包括家裡每一位成員的生命。父母履行祭司的職份,把家人帶到神面前,也幫助子女堅定他們的信仰,抗衡世俗的影響。
家庭定時敬拜的習慣,有助信仰的承傳。猶太人並不是強大的民族,從主後70年到1948年悠長的歲月裡,沒有自己的國家、聖殿、社會、學校和制度,但因為著重家庭教育,單靠在家裡守節、敬拜,竟然可以把他們的信仰一代一代的承傳近兩千年,正是家庭教育有好果效的最佳證明!
西方信徒有一句話,“The family that prays together stays together.” 「常常一起禱告的家庭是不容易拆散的家庭。」習慣定時敬拜的家庭,肯定蒙福!家庭祭壇更可以變成美好的傳統,代代相傳。
第四,事奉家庭化,全家參與服事
既然許多教會都是由家庭組成,教會的活動最自然的組合就是以家庭為單位 (H.C. Allen and C.L. Ross, Intergenerational Christian Formation, 2012; Howard Vanderwell (Ed.), The Church of All Ages: Generations Worshipping Together, 2007)。崇拜時一家老少坐在一起,一同敬拜讚美,一同聆聽改變生命的見證,一同接受神話語的教導,一同領受神的祝福,這是何等溫馨的圖畫!老幼一起敬拜,稚年孩子可以在講道前分流,也可與家人一起接受一篇(對成年人)較精簡的教導;北美移民教會可以中西合璧,講台的教導儘量縮短,方便同步翻譯。
我們主日早上走進教會時,假如看見一個五歲的小朋友派發程序表,他的父母和祖父母也正在招待來賓,會令人有非常親切、溫暖的感覺。這種事奉方式對這個家庭有說不盡的好處。全家出席教會活動、參與服事,能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教會是整個家庭的教會,不是只屬於父母或祖父母、與自己是無關的。如果他們從小見到這個景象,接受這個事實,到他們步入青少年的時候,流失 、背棄他們父母的信仰、傳承時產生危機的現象自然會減少。
詩班也可以由一個或幾個家庭聯合帶領會眾唱詩,甚至可能是三代同唱,有老人的聲音,也有幼童的聲音。我們可以想像,詩班練詩不再是「分裂」家庭的事,而是溫馨的家庭活動,即使他們的聲音不一定完美,但神的悅納、家庭的幸福不就勝於一切了嗎?
教會的探訪也可以全家同去,如果被訪的家庭也有孩子,就可以父母與父母交流,子女與子女互相交流。孩子從小就學會關懷別人,這多好!
團契、夏令會、短宣亦應該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不是信徒單獨走出去,而是整個家庭,帶著孩子一起去。團契擺脫按年齡分流的傳統組織不是沒有好處,特別是對青少年。今日青少年團契經常缺乏成熟的生命榜樣,以致團友之間的彼此影響成為團契的特色,活動傾向潮流時興,卻不一定收生命塑造之效。
第五,教會建立在家庭小組之上、讓每個人都有屬靈的家
聖經告訴我們,信徒當初在家裡聚會,家就是教會,教會就是家。目前很多國內的教會,也是由家庭教會壯大起來的,教會建立在許多獨立家庭之上,是合乎聖經原則的。教會由多個組、多個區組成,信徒之間有親密的聯繫,有深入的相交,有真正的屬靈生活。團契、主日學可以保持分齡牧養(由有教導恩賜、表達能力強、善用科技新媒體的大哥哥、大姐姐充當教師);教會還要特別推動青年的主日學,幫助那些生長在非信徒家庭的青年基督徒可以建立信仰,裝備他們回到家中,去牧養家人。
教會應該對單身人士、孤寡老人與及家人尚未歸信的會友另作特殊安排,讓他們選擇或把他們分派到不同的小組,使每一個人都有屬靈的家。
新來的朋友能否留下來,對許多教會而言是一個挑戰。如果新朋友沒有歸屬感的時候,他們往往來幾次就離開了;只有當他們能够體會到這個家有溫暖,認同這個新群體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委身,不會輕易離開。
第六,設計同步學習的教導模式
推行基督教家庭教育,教會可以考慮將主日學、查經班由自選主題的方式,改為統一查經模式。換句話說,全教會無論是成人、青年、國語、粵語、英語甚兒童主日學,同時學習同一卷經卷,共同領受相同經卷的信息。這樣,當信徒回到家裡時,他們可以一同分享心得;家人彼此相交時,會有共同的話題;父母成為子女的屬靈教師、帶領孩子認識主道自然順理成章 。(北美的華人教會,因為已有不少優質的英文兒童主日學教材,不必花很多時間氣力,便可以編寫相同內容、適合中文成年主日學使用的課程。)
第七,兒童事工重新定位
華人教會普遍都有一個現象,就是從來沒有把孩童視為教會要服侍的主要對象,兒童事工只是附屬的事工,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讓人感覺與托兒服務沒有分別,實在可悲!
很多教會為了確保成人、大堂的活動不會被滋擾,刻意讓兒童事工在偏遠的位置或在地庫進行 。一般會眾只能在母親節或慶祝聖誕時才有機會目睹兒童唱歌、表演。許多教會缺乏專職的兒童事工同工,事工的負責人往往是義工,從來未曾接受認真的培訓,他的辛勞也缺乏事工以外的人的關心。除了一些教材之外,兒童事工所得到的資源配置也很少。教會領袖開會,不一定留心聆聽兒童事工同工們的聲音,也常把兒童事工編排為議程的最後一個項目;若是時間不夠,乾脆不予討論!
由於種種限制,教會的兒童事工往往沒有果效,進而絆倒人及嚴重影響孩子屬靈的成長。有些教會索性將兒童事工外放,花錢請人搞活動,放電影,對孩子毫無造就;有些教會缺乏專職兒童教師,孩子上主日學,見到的都會是不同的人(每次都有不同的老師),教師彼此沒有聯繫;有些教會對義工沒有嚴格的要求,也沒有提供有效的培訓,義工之間缺乏默契,孩子對設計的活動感覺乏味、無趣;更因為大部分義工都是媽媽的朋友,孩子對他們不信任,他若淘氣,課後媽媽就立刻會知道,老師在孩子眼中成了告密者。由於人際關係出現裂痕,兒童不信任、不尊敬老師,老師在孩子眼中沒有地位,他們長大之後,會有興趣當傳道人、會對兒童事工有負擔嗎?
某些教會大力宣傳兒童事工,目的是吸引社區內的家庭,向他們「招徠」,這種心態也不見得正確、健康。倘若教會沒有真正甘心樂意愛小孩子的靈魂,沒有真正願意牧養他們的心,勉強在事工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要長期維持下去是很艱難的事。每況愈下的兒童事工,只會令會友覺得進退兩難,真苦惱!
我們特別要對兒童主日學老師勸勉:兒童事工不只是單單面向小孩子,或許更重要的工作是與家長建立關係,因為父母每天都與他們子女一起生活,假如沒有家長的配合,孩子的學習很難貫徹地落實在他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認識孩子的父母的老師們,只著眼於傳遞知識,對孩子的培養肯定不夠周全,值得留神!兒童主日學教師最好提前半小時到教室,當孩子進來時,抓緊這短短的黃金時刻,與他們的父母交談,交流信息;主日學下課後,把有關的資料給家長,好讓他們在一周內加以配合。我發現兒童主日學的義工團隊,需要年青、能傳遞信息的教師(他們也是學生較佩服的),也需要有人生閱歷、擅於關顧孩子並與他們家長打交道的聯絡大使。兩方面的同工,主日學都需要他們!

結語
兩百年前基督教傳到中國時,中國文盲很多,經濟落後,當時的傳教士採用「興學傳道」的策略是合理的。青年學生是他們所在家庭首先信主的人,團契、查經班、主日學等分齡牧養方法自然順理成章。
如今我們身處北美洲,情況與十九世紀有天壤之別,當年教會的教導模式不再適用,為達到造就門徒之目的,我們應探索更能令會眾靈命成長的牧養方法。
以家庭教育為主體的基督教家庭教育,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期望透過教導,牧養與信徒家庭的緊密結合,使信徒的真理裝備與生命操練合一,在這彎曲悖逆的末世,在家庭日益破碎、人性日益敗壞的世代,以信仰堅強、真理明確、和睦美善的基督化家庭,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吸引人歸脫離罪惡,歸向主耶穌基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今日在培訓門徒的事工成效最顯著的,莫如基督教導航會(The Navigators)。導航會的策略是建立「栽培者mentor」與「被栽培者mentoring partner」一對一、勉導同行的關係,透過一起背誦聖經、一起生活來建立生命。導航會選擇用一個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而不是課堂講解的模式;栽培者多一點像家長、師傅、教練,少一點像教授。這說明了身教的重要,也說明了榜樣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