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教材編寫人才的培育 - 呂鴻基

(呂鴻基牧師為美國北卡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1989年蒙神呼召進入美國達拉斯神學院進修,獲神學碩士及基督教教育碩士。一直委身在聖經教材寫作與教師訓練的事奉已近二十年。現任美國中華聖經教育協會總幹事及扎根聖經系列教材主編。著作除了《扎根聖經系列》中不同書卷教材外,亦編譯了《基督教教育者手冊:學習教導》及《基督教教育者手冊:成人教育》。)

教材編寫人才的培育



好的教材對教會教育事工,具有指標性的影響。從小學到大學的正式學校教育體制內,盡管訓練有素的專業教師,都需要仰賴相關的教育部門精心製作教材與課本。華人教會雖然意識到教材的不可或缺,以及其關鍵重要性,但教材的製作似乎仍停留在起步階段,且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

華人教會圈子甚少有人願意投入教材編寫的專業事奉。不易找到教材可使用的各地方性教會,面對的是必須讓大批沒有受過正式或完整的神學與教育訓練的非專業義務教師可以積極投入教會的教育事工。所以除了培育專業教材編寫人才之外,培育教會內的義務教師,應是目前的急務。

常聽到的教會教育事工的現實挑戰:「查經聚會的時候,弟兄姊妹並不缺聖經知識,神學用語和聖經經句也朗朗上口,但卻令人覺得都在各說各話的感覺」「網絡上的資料很多,帶領查經的人常常花很多時間搜尋,下載一些可以使用的資料。可是細讀之後,卻發現零零碎碎,且見解紛紜,令人反而混淆」「主日學怎麼變成第二堂灌輸式的講道」「想要有討論,但一下子就有人胡亂發問,或是滔滔不絕地霸著發言,寶貴的時間就沒有意義地溜走了」

教會信仰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最重要的資源,非教導人才和教導教材莫屬了。編寫優質的教材,培育教導人才是相輔相成的重要事工,不可或缺的要務。

什麼是課程、教案、教材?

先讓我澄清與聖經教導和教材製作有關的幾個重要定義與區別。

課程(Curriculum)是一個教育機構(學校、教會、或福音機構)為參與之學習者,編好的一套完整的、有系統 、有定規的教學計劃。課程當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標,學習範圍與科目(course)的安排 。經由課程設計,期使學習者的知識、信念與能力,可以達到該教育機構預定要達成的教育果效的一組相關課程。課程是有一個特定的目標,通過教與學的互動,經由固定的進度達到教學目標的既定安排。

一個教會的課程必須根據教會的特點、組成成員的特質來具體設計。例如一個以年青學生為主體的教會,主日學課程的目標除了要使萬民作主門徒的大目標外,還要考慮會員的經常流動,新信主的人多,相對屬靈的年齡短而文化程度高的特點來考慮。

教案(Lesson Plan)是教學方案的簡稱,可謂如何教課的計劃方案,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所安排之如何教課的計劃,也就是對課程教導執行的細節安排。教案通常包含課程目標擬訂,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時間分配,選擇教學方法及器材、人員的搭配……等。為了讓課程的進行有一個合宜的掌控與提醒;教師應親自事先按教學場合與對象,自行規劃出適宜的教案。規劃的內容包括:教材選取,時間掌握,教學方法的選取…….等。簡明,自行訂定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踏實地按計劃教課,提升教學品質。

教材(Teaching Resources)泛指教課過程中之實際可傳遞的資料內容與取材,可以提高教學果效所使用的材料。除了傳統使用的教科書,講義之外,還包括教具、圖表、投影片及各種多媒體教學材料。若使用大量印製出版的教材,教師仍需按個別的教學場合將教學材料適合化,以滿足學生們的獨特需要。

有了以上清楚定義後,我們就容易抓住設計、製作、與執行的方向。下一步就是當有人在教會的範圍內說到這些字詞,或是提到相關的觀念,大家可以清楚的表明。比如,有人問:「教會如何栽培信徒?」,「北美華人教會如何將信仰傳給我們的下一代?」「開哪些課?」「如何開課?」「老師如何備課?如何教課?」都牽涉到這三個定義與其涵義。

從以上的定義看來,如果教會要將「課程規劃」、「教案」、 「教材」都一手包辦,勢必為一門繁重的教育事工,得投資很多時間與人力 。所以若可選用一套編好的課程教材 ,加以修改使用 ,真的是可讓教會教育事工事半功倍。

朝向並製作可修改教材

基督教教育牽涉到不同的層面,任何一個信仰教育群體與機構都需要按基督教教育的原則,自行制定各層面的教育規劃。任何地區,任何宗派的教會,不僅迫切需要忠心善於教導的教師。更需要適切需要、又能持續供應的教會信徒信仰教材。此外、宣教工場、以及雛型教會也需要福音性與通識性的信仰教材。我所認識的許多參與培訓的短期宣教士,也經常向我徵求適合他們用在宣教工場的培訓教材。

既使分布於全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都使用一個共通的文字華文,華文聖經教材文本也是全球華人教會的迫切需求;但是誰來編寫,如何編寫,為誰編寫聖經教材,卻有許多的限制與考量因素。教材編寫與文化背景有緊密的關聯,若要出版涵蓋廣泛的教材為指標,教材編寫可能會失去其獨特與適用性。所以、任何教材出版事工在編寫教材之前,勢必要先精準地設定對象與範圍。

基本設定點有:適用語文,適讀對象,年齡階層,靈程設定,使用者的教育程度。中華聖經教育協會是少數投身教材寫作與出版,力量非常有限的機構。我們和任何一個事奉機構都一樣,那就是必須要有針對性。我們是針對全球以中文為主的教會,編寫有系統的成人小組查經課程。因為沒有宗派的支持與背景,也讓我們得以超脫宗派的侷限。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只能以使用者「自由選擇」的方式,來滿足極少部分的教材需要。

現代化的教材早已超越了平面印刷的單調書面格式。若要回應複雜且多元的各地教會的需求,我深深認為華人教會的基督教教育事工需要有一個機構來做教材整合的工作。我建議成立一個聖經教材資源中心,以電子版的方式,藉由目前極其發達的網際網路提供可修改的聖經教材。

目前,不僅缺乏教材,更是缺乏教材的整合,因為有很多很好的教材並沒有被介紹出來,亦難以快速取得。當然教材的適切合用性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考量因素。從下面要討論的課程設計,教學目標,到很現實的社會背景文化語言的考量,都顯出教材製作的複雜與難度。

我相信教材出版必須走向可修改教材(customizable teaching resources)的型態,善用網路的途徑,將教材快速傳送到使用者的手中,並容許使用者按當地教導與學習的特色,將教材適合化。

教材是拿來用於主日學或小組查聚會時使用,而不是拿來閱讀用的。教材使用者,主日學教師和查經班帶領者,需要有基本的如何備課與如何教課的訓練。教師要有能力,按著教導場合的不同因素:內容、時間、對象、題材、場合、目標等,將教材適合化。

如同上面所提到的,一個在教會參與教導事奉的教師,當他順利取得了可修改教材(Teaching resources)之後,就可以根據該教會所制定的教育培訓課程規劃(Curriculum),考慮學員的特質與需要,自行在短時間內擬定出一次次的教學方案(Lesson Plan)。

教材的編寫方向與製作原則

培育教材製作人才,我認為編寫團隊的主導成員,應具備三個特質。第一、要有學者的原則,教材編寫者當能嚴謹解經。第二、要有牧者的心腸,教材編寫者要能引發適切的應用。第三、要有教導者的見識,教材編寫者要善用啟發式教導方式。主導教材編寫的專業人才勢必要從神學院畢業生取得,且加以在職訓練。

然而,教材從編寫、製作、出版、發行、到推廣必須是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團隊的成員當然也可以從一般的大學徵得合適的文編、美編人才。教材編寫從研讀聖經,到收集資料,進而細心編寫,初步試用,集體討論使用情形,再經過嚴謹編輯,和評審校對,這些都需要功夫,配搭運用不同的恩賜,也需要有不同的專業訓練。

聖經教學過程是一個以目標為導向,著重學習經驗的過程。七零年代的著名基督教教育家LeRoy Ford建議在發展一套以目標為導向的教學過程時,應記得四個連貫特質:一、 有學習目標,才能帶出學習結果。二、想有學習結果,要先設定學習原則。三、有了學習原則,才可選定學習活動。四、 使用學習活動、以期達成學習目標。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有效的聖經教導取決於教師,不是教材。面對教會內絕大部分非專業的義務教師,好的聖經教材的輔助是有其必重要。教材編寫者最重要的任務,我認為是妥善編排設計出Ford上面所提及的學習目標與學習原則。使用教材的教師要能夠率先掌握學習目標與學習原則,方能活用各種學習活動,帶出並提高每一次主日學或查經聚會的學習果效。

聖經真理光是被流暢地教導出來並不夠,更重要的是需要去實踐。教會中的課程有一個常見的弱點,就是所教導的知識,只有很少一部分進入學習者的生命裏。若聖經知識與內容只是被宣告出來,但沒有真正地溶進人的經驗裏,真理就無法與現實生活結合,也未必能造就屬靈的生命。

教學目標未雖然必能在出版的教材中精準適切地一一書寫出來,教師也未必需要在課堂內陳述已出版教材的一般且中性溫和的教學目標。精準適切地,因班組而易,由教師自訂出的教學目標對教導過程,對學生的學習經驗實具有深刻的影響。面對教材的使用者多為非專業的義務教師,若可以訓練這群數量龐大的義務教師,善用教材妥善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原則的基礎,經過適合化之後,就比較容易在學習方法與學習果效這兩方面得到提升。

設定學習目標的必要

在教學的場合中,宗旨(purpose)一詞「是指何人?何事?為什麼?」這是整個教學光景的原則與方向。而目的(goal)則是學習動機的概括敘述,包括(1)渴望學到的東西,及(2)詳細地表達主題。教學目標(objectives, aims)則是完成目的的知性、感性及行動應用的指標,可以在達到目的時表現出來的結果(取自「基督教教育者手冊:成人教育」)。

教會教育事工的宗旨對教會提供了滿足會眾內心動向、與需要的指標性原則。主日學或成人查經小組在排定內容時應以教會的教育宗旨為參考。教育宗旨與方向則應以教會在地方上的使命、對聖經的解釋及能夠達到這些目標的潛力為基礎。聖經提供了最基本的教會教育資料,其內容就是教導與學習的過程。

教會要開什麼課程,要選用什麼教材,通常已經由教會的教育事工團隊制定出方向與計劃。我們對人的需要的瞭解,則決定我們何時、如何,和要教甚麼?教材寫作者要思想的是在大方向上,要為教會編寫什麼樣的教材來支持教會教育事工的需要。正式出版的教材雖不能為單一教會量身訂做合身合款式的教材,但卻應該以正確的信仰內容與教育方針的實質大方向來協助教會。選用已出版的教材後,教會和教師應該要依循所面對的會眾與學習者的需要,更精準地修訂各自的教育目標。對教師來講,也就是要將正確且一致的教育宗旨,目的與目標(purpose, goal, aims)轉變成他所面對的教導場合與時機。

教師雖然有既定的課程要帶領,而且也有出版的教材做為輔助,他仍必須自己訂定出合宜的教學目標,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導希伯來書,你將會如何調整課程內容與著重點?你會採用強調神學論點或是感受與行動?你會在課程開始之時,詢問並調查來參加的學生想要學習什麼嗎?這些都是課堂的帶領者所必須自己思考並設定的教學目的(goal)與教學目標( objectives or aims)。

目的是指出整個方向,而目標則決定每一堂課所走的方向。教學目標是比教學目的詳盡且實際的幾個希望具體得到的結果。目標是為課堂所訂的單次重點,必須由每一次課堂帶領者親自設定。

學校內的正規專業教師常被督導者要求要將目標確實規範出來。我們無法在教會中,對這一大群非專業的義務教師有如此嚴格的要求。教材編寫者要率先列寫出可供選擇的教學目標,並且引導帶領者實際地以自己選用的方式,於每次上課之前都可以嚴謹且具體地訂出實際可行的教學目標。

課堂帶領者若能付出禱告的代價,體貼聖靈的帶領,關懷學生的需求,每次上課之前都願意思考教學目標,我相信將會大大提高教學的品質與果效。同時也可避免課堂內,缺重點、不切實際、和與生活脫節的常見弊病。基督教教育事工一定要將聖經教導與實際生活相提並論。

學習目標的要素

教材編寫者與課堂帶領者在製定教學目標之時,都需要考慮課堂中應以強調的三個重點目標層次:知識的傳遞(瞭解)、信念的建造(態度與感情)及行為的改變(活動、技能)。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要使生命有所改變,學習者必須在理性上瞭解後,更進一步改變其態度及感情,最後願意改變其行動及生活型態。

很多時候我們模糊不清地教導聖經,以為走進教室,將一籮筐聖經知識傾倒出來,然後離開,就表示是在教導聖經。其實有經驗的聖經教導者常發現到;自己所定的教學目標愈清楚,就愈能妥善且自由地隨著聖靈的帶領而在所強調的重點上、教材的準備上,及時間的分配上有所改變。聖靈可以經由教學目標使我對學生的需要,及聖經對他們所處環境藥要說的話更加敏銳。好好地訂出教學目標是教材編寫者與課堂帶領者絕不可少的硬功夫,也是真正達到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

教學目標必須可以衡量。從學生的課堂參與過程,學生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成果來衡量。使用教學目標對教學帶來許多助益:
·         幫助教師掌握重點,避免離題,免於糾結於與該課堂無關緊要的內容。
·         教師與學生都能得到明顯的證據,評估教導與學習的成效。
·         實際地根據教師個人的能力及背景,並依學生的需要,善用課堂時間與教導時機。
·         讓教師認清為何而教,讓學生明瞭為何而學習,專注於重要內容,使教學場合產生具體意義。
·         使教師的備課事半功倍,更省時省力。
·         使學生得到清晰的課堂學習經驗,得到有意義有關連的學習過程,進而觸發自發的自我學習意願。

在教會從事聖經教導,教材編寫者與課堂帶領者,可以根據以下幾項重要的教學原則來訂定清楚的教學目標:
·         教會教育事工是在教導生命之道、不是灌輸教條;所以要善用問題討論,以達增進瞭解與生活應用的目的。
·         將調查及發現的方法結合在課程裏,並鼓勵學生向更高層面思想。
·         將面對面座談、小組、辯論、演戲、座談會、參觀及其他方法,帶進信仰教育的過程。
·         鼓勵學生發問,並以學生的問題來引起討論,激發思考。
·         善用多種可教導場合,正式的排排坐聽課,到邊喝咖啡,邊談論的有意義分享或討論。
·         思考基督教成人教育的這八個比較:一、引發重於灌輸,二、信任重於權威,三、 互助重於競爭、四、主動重於被動、五、思考重於記憶,六、 分辨重於重複,七、經歷重於成果,八、激勵重於賞罰。

教材製作評估因素

教材編寫人員與教材製作過程,應評估下列各項因素。教會在選用教材之時,也可以參考這些因素來衡量。

內容取材層面
·         神學立場:該出版機構、作者、編輯的神學立場、對聖經的基本觀點為何?
·         聖經根據:是否以聖經教訓為根據?是否尊重神的權能?是否引導學習者直接研讀聖經?
·         解經原則:是否運用合理的解經原則?解經是否準確?解釋是否一致?有無歪曲事實?引喻失意?
·         信息傳遞:是否傳遞以基督為主的價值觀?是否抓住中心信息,掌握重點?
·         平衡連貫:是否針對學習者的需要?是否與現實生活配合,提供正確的方向?是否強調真理的連貫性與平衡性?
·         著重靈命:是否仰賴聖靈的工作,期望學習者靈命更新、回應神的話?是否注重與神建立美好的關係?
·         生活應用:是否注重生活應用,或只是灌輸聖經知識?是否安排足夠的討論時間、強調身體力行?是否容許不同的應用?
·         家庭關係:是否鼓勵日常家庭靈修與見證?是否考慮現代家庭的需要,鼓勵教會與家庭之間的配搭?

教學設計層面
·         組織編排:從每課單元、整本教材、到全套課程是否有一致的編排格式?是否層次分明?有無準確的教學目標?是否配合教會目前的教學目標?
·         教學原則:是否採用並提供有效、活潑、創新的教學技巧?所提供的技巧是否合適易用?是否以學習者為中心?是否著重雙向或多向討論?是否鼓勵學習者的參與?討論題目是否適切?
·         分班安排:教材是否體貼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特殊需要?是否活潑富啟發性、挑戰性?是否考慮同學學習能力?是否參考教育心理的原則?是否鼓勵學習者建立屬靈關係?
·         教學輔助:是否提供給教師足夠的教學輔助資料和教學建議?這些資料是否對教師上課有實際幫助?
·         參考資料:是否提供必要的參考資料?是否列出資料來源幫助教師得以進一步查考?
·         易用易改:是否在預計時間內可完成備課、完成教學?是否容易配合不同需要自行修改?
·         靈修建議:是否清楚列出課前、課中、課後的作業?是否鼓勵學習者作上課前後的靈修?
·         教學計劃:是否提供簡要的教學計劃?是否提供實用的時間分配和備課建議?

教材使用者的培育

今天在網路上,大量資料垂手可得。缺乏聖經信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既然有關信仰與聖經知識的資料,如此容易得到,面對面聚集學習的主日學與小組查經還有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基督教教育絕不是丟給人家一堆堆的紛亂聖經知識。

「我們自己編,不需要其他人寫好的教材。」「我們很需要教材,但卻找不到合適的教材!」「現有的教材與我們所面對的環境根本就不能配合。」這些都是常見,但可以解決的困難。絕大多數的教會沒有能力自行編寫教材,與其等待一個合適的完美教材,倒不如訓練參與教會教育事工的教師,學會善用已經出版的教材。照本宣科,教材主導甚至挾制教學都是使用教材的教師應當極力避免的缺失。

教師是有效教導的關鍵人才。有能力思考設計課堂過程與每一次的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必備條件,也是教師訓練的基本要素。教會需要大量的,各個層面的非專業義務聖經教師與帶領者;教材確實是教師應善用的輔佐。對一位有正確心態、有負擔,樂意在教會參與教導事奉者,應顯出下列質素:
·         必須確實、清楚自己的重生得救,受洗至少兩年以上。
·         必須讀過整本聖經至少一兩次,明白聖經的基本內容,熟悉真理的架構,與神有美好的關係。
·         必須有經常的個人靈修生活,生活與品格與所蒙的恩相稱。
·         必須經常參加教會的聚會,認同教會的方向,認同教會屬靈領導團隊的帶領。
·         必須認同教會的信仰條款,受過合宜的師資培訓課程(研習過譬如:新約概論,舊約概論,基要神學,解經學,靈命成長,佈道法與教學法等課程),或經過教會屬靈領導團隊的認定與推薦。
·         必須具有僕人事奉的態度,有謙卑受教的心,願意付出時間備課,關心所帶領的小組成員。將主日學的教導事奉視為該階段的主要事奉。

小組查經帶領者,責任是帶領人查考聖經內容。我們不需要,也不應該期待小組查經帶領者成為講道者。任何人(包括牧師、傳道)在帶領小組查經的時候,都不應該只是向組員灌輸自己的研經心得,或藉機發表自己的屬靈高見。所以帶領教師在詳讀聖經經文,藉著研經方法抓住整段經文的重點,暸解每一經節的意思之後,就應進而思考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教案)。從Ford教材設計的原則,就算有了最優質的教材,教師也必須參考已出版教材所設定的學習目標,和欲獲得的教學果效;自行設定更合宜,回應學生需求的教學目標。優質的教材通常也會規劃出教學原則,帶領者則必須將已列出的方向性教學原則,改換並帶出適切且具體的教學活動。

針對教學預備,我有下列的實際建議:

·         帶領者必須掌握教學重點與主題信息。試著自問並完成這樣子的句子:在這堂課,我想講明……;在這堂課我想力勸…..
·         預留組員分享、討論的時間,所以不能涵蓋太多內容,查考的經文不宜太長、太多。
·         擺脫單向的灌輸,使用雙向式的溝通來學習。帶領者要善用問題討論。
·         可以引發人思考的好問題,是需要精心設計的,所以帶領者要花時間與心思,設計合適的問題供大家討論。
·         但若沒有現成的教材,帶領者有責任,將有關內容,寫成簡單的講義,帶到聚會中使用。雖然只是簡單的一頁講義,卻能有效引導查經聚會的流程,也使查經的效果有所保證。
·         小組查經要以聖經為主,查經材料只是參考、指引。不能只是按照查經材料來預備帶領,也要禁止自己將查考神的話,變成查考查經材料。
·         考慮聚會時間的長短、組員的靈命狀態與特徵、人數的多寡,調整查考內容。
·         盡量讓組員或學生,在聚會之前就可以取得上課內容,即使只是大綱和涵蓋經文也好。盼每個組員可以先閱讀經文,以期在聚會時能參與討論,使查經教學更有效果。
·         講解與討論之後,下課前要做總結。
·         選擇聚會時所要使用的教學活動,並事先安排時間與細節。
·         自我評估教學內容與過程是否達到有效教導的基本要素:是否真實,合乎聖經教導?是否條理清晰?是否滿足切身需要?是否引發學習興趣?

結語

專業的教材編寫人才,需要有神學院的聖經與神學內容,以及教育理念與方法的培育。各地方教會內需求量極多的非專業義務教師,既使有教材的輔助,仍需有如何備課,與如何教課的培訓。這樣的培訓,可以用密集課程的方式,延聘外來講員來進行。但更實際有效的方式,則是由地方教會自行組成教師培育團隊,持續地,以週而復始的教會內部培育課程來進行。